全国服务热线
400-1555-997
股东纠纷
法律顾问
离婚纠纷
一文带你读懂离婚损害赔偿!
养育多年的孩子并非亲生,可以要
离婚时,可以向对方索要分居期间
关于婚姻诉讼的5大时间节点,你一
关于彩礼,你必须知道的八大问题
丈夫擅自借款20万元,妻子是否需要
为结婚装修房屋,分手后还能要回
配偶向第三者赠与100多万,能要回
关于抚养费,这些问题一定要注意
这些夫妻共同财产法律知识,你一
房产纠纷
看房后再找其他中介购房,是否构
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注意这5点避免
花120万买到“凶宅”,购房者起诉
楼上水管破裂致楼下房屋受损,楼
房屋存在质量问题,业主可以拒付
按揭贷款未办成,还能退回购房定
婚后父母为子女出资购房,是借贷
受赠房产却不赡养,父子对簿公堂
母亲擅自将未成年子女名下房产出
劳动纠纷
学徒与用人单位之间是否存在劳动
关于试用期时长、工资、社保的这
没签劳动合同,发生工伤能索赔吗
@劳动者 经济补偿金这样计算!
人身意外险可以替代工伤保险吗?
产假期间公司只发基本工资合法吗
在校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能否形
员工不能胜任工作,公司能直接辞
提前辞职要支付违约金合理吗?法
全日制用工还是非全日制用工?搞
合同纠纷
安装充电桩物业不配合?法院这样
消费者购买到二手事故车,该如何
孩子暑期培训班关停,能要求退费
报了培训“包过班”却没通过考试
教育培训机构注销“跑路”,消费
全屋定制货不对板,消费者起诉索
出租房甲醛超标,租客可以退租并
房屋长期空置无人住,业主该不该
包工头拖欠工资,总包单位和分包
交通事故
转卖车辆未过户,发生事故谁担责
交通事故受伤后用医保报销?小心
代驾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责任由谁
明知司机酒驾仍同乘,发生事故谁
事故发生后,营运车辆的停运损失
借车给朋友出了交通事故,车主需
交通肇事后找人“顶包”?后果很
机动车未投保交强险,发生事故谁
搭乘“顺风车”发生事故,责任该
两车没有发生碰撞,却要赔偿25万元
刑事辩护
哪些人有资格为嫌疑人聘请律师?
养老投资“高回报”?当心被骗!
买卖微信账号“来钱快”?当心涉
办贷款要刷“流水”,当心涉嫌犯
出借闲置银行卡能轻松“赚钱”?
休渔期非法捕捞水产品,判刑+赔偿
自购电子书后转手售卖牟利,违法
还在朋友圈卖“高仿”?小心涉嫌
倒卖20万条公民个人信息?判刑!
钓一条鱼奖30万,是“钓鱼”还是“
遗产继承
口头遗嘱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遗嘱继承与法定继承,哪个优先?
死亡抚恤金能作为遗产进行继承吗
子女放弃继承遗产,还需要偿还父
嫁出去的女儿能否继承娘家遗产?
非婚生子是否有权继承父母的遗产
以父母口头遗嘱主张继承房产,是
没有给未成年子女留遗产,这样的
切记这些“关键点”,代书遗嘱才
父母生前留下录音遗嘱,为何会被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凤凰北路2099号安广世纪大厦23楼2307-2310
电话:400-1555-997
网站:zcjidacheng.com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需求的扩大,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等旗号,以高回报、无风险为饵,诱骗老年人进入投资骗局。
吴某是某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员,经常去公司营业点周围的公园或小区门口发传单,以赠送小礼品等方式吸引老年人注意,并邀请感兴趣的老年人到门店听“养生课”,久而久之发展了一批老年人成为会员。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后,吴某以“高回报、无风险”对外兜售养老理财产品,承诺老年人在购买产品后,可随时在线查询理财情况。而为了骗取老年人信任,吴某还会拿出“旅游资金”,组织老年人游玩,并在旅游过程中不断向老年人灌输投资知识。在吴某的一番忽悠下,老年人纷纷购买该理财产品。截至案发,已造成受害人损失达521万元。
法院经审理查明,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间,被告人吴某在某资产管理公司任业务员期间,通过发放传单、宣讲等方式向不特定人公开介绍该公司投资养老理财项目,并承诺高额返利,向51人非法吸收存款共计521万元。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吴某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依法应予惩处。综合被告人的犯罪性质和量刑情节,最终法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吴某有期徒刑二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
近年来,非法吸收老年人群体存款现象屡禁不止,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关爱老年人的幌子,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老年产品”等方式非法吸收老年人的资金并肆意挥霍,最终导致吸收的资金无法返还。
其中,“养老投资理财”是常见的套路之一。不法分子以投资“养老项目”之名招摇撞骗,抛出“高回报、低风险”的“诱人”承诺吸引老年人,用“你为我投资”“我为你养老”等话术,欺骗老年人进入投资骗局。律师提醒,天上不会掉馅饼,面对形形色色的骗术,老年人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认准正规、具有融资资质的机构进行合理投资,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他人。在投资时,不要被眼前的利益迷惑,应多与家人、子女沟通商量,进行大额付款、转账前一定要三思。同时要提高安全意识和反诈意识,妥善保管自己的个人信息,不随意提供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等重要信息,以防被骗。如遭遇诈骗,一定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积极退赃退赔,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opyright 2021 www.zcjidacheng.com
广东集大成律师团队 www.zcjidacheng.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凤凰北路2099号安广世纪大厦23楼2307-2310 热线:400-1555-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