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400-1555-997
股东纠纷
法律顾问
离婚纠纷
为结婚装修房屋,分手后还能要回
配偶向第三者赠与100多万,能要回
关于抚养费,这些问题一定要注意
这些夫妻共同财产法律知识,你一
债务人离婚时“净身出户”,债权
逃避支付非婚生子的抚养费?法院
离婚时,可以向对方索要分居期间
夫妻分居满两年,法院就会判离婚
离婚时自愿放弃财产,事后还能反
配偶转移婚内财产,离婚时可以要
房产纠纷
花120万买到“凶宅”,购房者起诉
楼上水管破裂致楼下房屋受损,楼
房屋存在质量问题,业主可以拒付
按揭贷款未办成,还能退回购房定
婚后父母为子女出资购房,是借贷
受赠房产却不赡养,父子对簿公堂
母亲擅自将未成年子女名下房产出
交完定金突遇房价上涨,房主反悔
开发商宣传广告与实际不符,是否
劳动纠纷
没签劳动合同,发生工伤能索赔吗
@劳动者 经济补偿金这样计算!
人身意外险可以替代工伤保险吗?
产假期间公司只发基本工资合法吗
在校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能否形
员工不能胜任工作,公司能直接辞
提前辞职要支付违约金合理吗?法
全日制用工还是非全日制用工?搞
劳动者提供虚假学历,签订的劳动
员工拒绝调岗,公司有权解除劳动
合同纠纷
安装充电桩物业不配合?法院这样
消费者购买到二手事故车,该如何
孩子暑期培训班关停,能要求退费
报了培训“包过班”却没通过考试
教育培训机构注销“跑路”,消费
全屋定制货不对板,消费者起诉索
出租房甲醛超标,租客可以退租并
房屋长期空置无人住,业主该不该
包工头拖欠工资,总包单位和分包
交通事故
转卖车辆未过户,发生事故谁担责
交通事故受伤后用医保报销?小心
代驾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责任由谁
明知司机酒驾仍同乘,发生事故谁
事故发生后,营运车辆的停运损失
借车给朋友出了交通事故,车主需
交通肇事后找人“顶包”?后果很
机动车未投保交强险,发生事故谁
搭乘“顺风车”发生事故,责任该
两车没有发生碰撞,却要赔偿25万元
刑事辩护
办贷款要刷“流水”,当心涉嫌犯
出借闲置银行卡能轻松“赚钱”?
休渔期非法捕捞水产品,判刑+赔偿
自购电子书后转手售卖牟利,违法
还在朋友圈卖“高仿”?小心涉嫌
倒卖20万条公民个人信息?判刑!
钓一条鱼奖30万,是“钓鱼”还是“
这种电子烟,千万别碰!严重的可
挂“名牌”卖假酒,判刑+罚款!
申请公租房“有门路”?别信!已
遗产继承
死亡抚恤金能作为遗产进行继承吗
子女放弃继承遗产,还需要偿还父
嫁出去的女儿能否继承娘家遗产?
非婚生子是否有权继承父母的遗产
以父母口头遗嘱主张继承房产,是
没有给未成年子女留遗产,这样的
切记这些“关键点”,代书遗嘱才
父母生前留下录音遗嘱,为何会被
子女未尽到赡养义务,能分得遗产
丈夫意外去世,婆媳为争房产对簿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凤凰北路2099号安广世纪大厦23楼2307-2310
电话:400-1555-997
网站:zcjidacheng.com
本以为薅羊毛买到的二手车没有问题,结果查询记录才发现是辆“事故车”,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让我们来看今天的案例。
2022年11月,黄某与某二手车行签订《二手车定购合同》,约定某二手车行向黄某出售车辆,车款为16万元。购买时二手车行向黄某承诺车辆来源合法、手续齐全、无交通事故等。2022年12月,某二手车行与黄某办理了涉案车辆的登记过户手续。后黄某查询保险理赔记录发现,其购买的车辆曾于2021年10月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并更换配件达80余项,保险理赔8万元。对此黄某认为,某二手车行在双方交易前未告知完整出险记录和维修情况,构成欺诈,于是起诉到法院,要求某二手车行支付车价款三倍的赔偿金。
法院经审理认为,涉案车辆因事故更换配件较多、理赔金额较高,根据当地市场交易习惯、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该事实将严重影响消费者对车辆性质、质量等问题的判断,属于消费者在决定是否购买涉案车辆时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而某二手车行作为二手车经营者,其具有查验车况和查阅车辆维修记录以确认车辆真实情况的便利条件,同时也负有向购买者如实告知车辆真实情况的义务,但其在签订买卖合同前未完整、明确地向黄某告知上述事故及理赔情况,属于消极隐瞒事实的行为,导致黄某在未能清楚知悉车辆真实情况的前提下作出违背其真实意思的决定,构成欺诈。
最终,法院判决某二手车行向黄某赔偿涉案车辆价款三倍的金额共计48万元。
汽车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其安全问题关乎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在二手车交易市场买卖中,由于买卖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因此卖家可能会故意隐瞒车辆的事故记录、火灾、水浸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可能会对车辆的性能和安全生产影响,并容易引发安全事故。除此之外,二手车还可能存在贷款未清偿、保险问题等潜在法律问题,而买家极易掉进坑里。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二手车时,应选择正规的二手车交易市场,并审慎、全面地了解车辆的历史记录和保养记录,确认车辆的所有权及相关法律问题,必要时可对车辆进行相关安全检测后再决定是否购买。同时,消费者应留存好交易凭证、沟通记录等证据,以便后续发生纠纷时能更好地维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二十条第一款 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第五十五条第一款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依照其规定。
Copyright 2021 www.zcjidacheng.com
广东集大成律师团队 www.zcjidacheng.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凤凰北路2099号安广世纪大厦23楼2307-2310 热线:400-1555-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