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400-1555-997
股东纠纷
法律顾问
离婚纠纷
离婚后对方阻止探望子女?法院判
夫妻一方拒不到庭应诉就不能判离
假离婚转移财产逃避债务可行吗?
夫妻俩离婚,法院竟管不了!怎么
父亲去世继母索要赡养费,该不该
协议离婚后,一方可以要求降低抚
婚内父母出资为子女购房,离婚后
离婚后继父可以要回抚养费吗?法
热播剧《底线》:“抱孩子宣判”
继母和父亲离婚,继子女是否还有
房产纠纷
开发商逾期交房,购房者解除合同
婆婆为儿子儿媳出资买房,究竟为
同居期间买的房分手后如何分割?
儿子强占着父母的房子不让其居住
房主去世且无继承人,购房者无法
开发商逾期交房,需要进行赔偿吗
房屋漏水,业主可以拒缴物业费吗
房产有抵押,能不能办理过户?
劳动纠纷
请假看病重母亲未获批准,员工脱
即将退休了竟被公司辞退,劳动者
发放年终奖前“被离职”,不享有
延长劳动者试用期合法吗?法院判
居家办公接电话时摔成骨折,能认
入职时提供虚假学历,公司可以辞
女子请假奔丧4天被扣工资3000元,合
因公司欠薪、不缴社保辞职,可以
员工参加公司团建活动时受伤,算
员工在外租房,上班途中受伤公司
合同纠纷
债务人去世是“人死债消”还是“
借条没有约定保证方式,保证人应
在借条上为他人签字担保?小心惹
银行卡被盗刷银行要不要赔偿?法
租房期间房东卖了房,租客一定得
借款利息先从本金中扣除合不合理
借条也有“保质期”!不是什么时
网络主播“停播”违约被索赔10万元
在别人的欠条上签字,需要承担还
交通事故
紧急避险造成的交通事故,责任如
司机酒驾出事故,搭乘者也要担责
交通事故中同为同等责任,为什么
家庭主妇在交通事故中受伤,能要
发生交通事故后保险公司不赔?法
男友擅自驾驶女友汽车出了交通事
把汽车借给朋友发生交通事故,赔
刑事辩护
偷盗电缆获利400元要负刑责?法院
在朋友圈销售烟花爆竹,是否违法
年关将近,一男子因入室盗窃被判
骑自行车撞人涉嫌交通肇事罪?法
女子交通肇事竟找男友“顶包”?
女子拿女儿照片网恋诈骗上百万元
隐瞒重新就业事实骗领失业金?判
真“刑”!盗刷他人信用卡,法院判
种植罂粟当火锅“调味品”?真“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小心被判刑
遗产继承
用录音录像立遗嘱,怎样立才有效
养子和亲侄子争遗产,谁有资格继
遗嘱继承、法定继承并存,哪一个
代书遗嘱,怎样订立才有效
一套房产立两份遗嘱,到底怎么来
自己的遗产只能留给继承人?遗赠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凤凰北路2099号安广世纪大厦23楼2307-2310
电话:400-1555-997
网站:zcjidacheng.com
生活中,因子女经济能力有限,不能独自承担高昂的房价,父母在子女结婚后为子女出资购房的情况十分常见。那么父母的出资是借贷还是赠与,其性质如何认定呢?
2016年,黄先生和张女士登记结婚。2021年,二人因购房向黄先生母亲郭女士借款120万元,郭女士将这笔款项转到黄先生名下账户内,并备注“购房款”。黄先生出具了借条。后来,郭女士主张这笔款项为黄先生和张女士的夫妻共同借款,要求二人返还款项120万元。后因多次协商未果,郭女士将二人诉至法院,并提交了相关证据。
在法庭上,黄先生认可了母亲郭女士的诉讼请求。但妻子张女士认为,120万元的“购房款”是郭女士赠与给二人的,一是二人都没有购房意愿,但郭女士在没有和二人商量的情况下付了购房意愿金,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同意郭女士支付首付款120万元。这120万元是郭女士自愿出的。二是夫妻两人住着公租房,年收入不足十万元,无经济能力购房,并提交租房合同相佐证。
法院经审理认为,关于郭女士2021年向黄先生支付120万元款项,郭女士已经提交黄先生出具的欠条和相关转账支付凭证,证明其和黄先生、张女士之间存在民间借贷关系,完成了初步的举证责任。而张女士辩称郭女士在买房时的出资是赠与,应由张女士承担郭女士的出资属于赠与的举证责任。
本案中,张女士并未提供证据证明郭女士的出资系赠与。因此,该120万元属于黄先生和张女士的借款。法院最终判决黄先生、张女士向郭女士返还120万元。
法律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敬老爱幼,是为人伦之本,也为法律所倡导。对于父母来说,对未成年子女承担养育义务,子女一旦成年,应当自立生活。
结合当下现实情况,在年轻子女初入社会不久,创业购房压力大,资金相对困难的阶段,有条件的父母给予儿子儿媳一定的资助也属正常。但从公序良俗的角度来说,不能将父母的资助认为理所当然的赠与,这种坐享其成的思想,不能为法律所倡导和支持。
因此,在父母出资时未明确表示出资系赠与的情况下,应认定购房出资款为对子女的临时性资金出借,目的是在于帮助子女渡过经济困窘期,子女理应负有偿还义务。如此既可以保障父母的自身权益,也可以子女成家后反而使父母陷于经济困窘的境地,此亦为敬老的应有道义。
在此律师提醒,父母对于子女的资助在我国的家庭关系中非常普遍。在司法实践中,父母出资款项性质产生争议,往往是由于父母对子女购房的出资一般无明确的约定。在双方发生争议的时候,给当事人的主张举证带来困难。
因此,为避免纠纷的发生,在父母出资为子女购房时,要明确出资款是借贷还是赠与,并保留好相关证据,比如借条、微信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而对于向父母借款的行为,子女也应承担起偿还的义务,这样才有利于家庭关系的稳定与和谐。
Copyright 2021 www.zcjidacheng.com
广东集大成律师团队 www.zcjidacheng.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凤凰北路2099号安广世纪大厦23楼2307-2310 热线:400-1555-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