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400-1555-997
股东纠纷
法律顾问
离婚纠纷
离婚后孩子排斥探视,应如何行使
藏匿孩子试图变更抚养权?法院判
逃避亲子鉴定,拒付抚养费?法院
生父因儿子改跟继父姓而拒付抚养
夫妻离婚,50万粉丝的自媒体账号如
离婚后才发现前夫婚内出轨,还能
离婚后未及时支付抚养费,就不让
签了离婚协议能否反悔?法院这样
离婚协议约定一方不负担抚养费,
夫妻离婚时都不要孩子的抚养权,
房产纠纷
母亲擅自将未成年子女名下房产出
交完定金突遇房价上涨,房主反悔
开发商宣传广告与实际不符,是否
逾期办理房产证被起诉,法院判决
小区公共收益被侵占多年,业委会
买房“跳单”,被中介索赔5万元!
租客装修出租房,退租后能要求房
小区地面车位属于开发商还是业主
委托人以未获得预期价款为由,拒
为儿子购房,事后却反悔要求返还
劳动纠纷
以个人名义替公司认证的抖音账号
延长3个月试用期后公司辞退员工?
女员工因怀孕被公司调岗降薪和辞
外卖骑手送餐途中受伤,算工伤吗
女职工休生育奖励假被单位开除,
用人单位拒绝出具离职证明,劳动
高温下工作导致中暑,算工伤吗?
原公司被注销,员工维权该找谁
孕期被辞退,女职工起诉公司并要
员工离职后开公司违反竞业限制约
合同纠纷
女子网购后发表差评,却被商家起
注意!这样借钱给别人,哪怕有借
20万合作直播带货,对方收钱却不履
租客偷养宠物致出租房受损,房东
欠款人的欠条签名与身份证姓名不
签完购房合同却反悔?卖方被判赔
多年前的借款还能去法院起诉吗?
租客在出租房内受伤,能否要求房
花4万元请主播带货结果“翻车”,
借款人意外去世,家属拒绝还钱?
交通事故
挂靠运营的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被
当事人醉驾出事故,保险公司可以
司机酒驾出事故,搭乘者也要担责
退休后因交通事故受伤,能要求赔
乘坐网约车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责
雇佣司机出事故,雇主是否要承担
借车给朋友出了交通事故,车主需
紧急避险造成的交通事故,责任如
刑事辩护
非法猎捕、收购大量野生刺猬牟利
已婚女子谎称离异,骗婚敛财30余万
利用棋牌APP开设“云赌场”牟利?
帮忙追回投资“亏损资金”?当心
虚拟“跑单”骗补贴,网约车司机
冒用他人信息办理信用卡并透支?
“碰瓷”酒驾司机进行敲诈勒索?
拒不支付多名员工工资?判刑!
高薪出国务工?小心触犯偷越国(
提供银行卡帮人转账获取“提成”
遗产继承
亲兄弟争遗产,父亲立下的口头遗
男方将遗产留给现任妻子,前妻子
这样的打印遗嘱,无效!
老父苦心留下遗嘱,子女为房产对
对父母尽更多赡养义务的子女,能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是否属于遗产,
父母生前留下录音遗嘱,为何会被
父母的遗嘱缺乏效力?如何订立打
公婆去世留下遗产,丧偶儿媳能否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凤凰北路2099号安广世纪大厦23楼2307-2310
电话:400-1555-997
网站:zcjidacheng.com
在网购商品后,很多人会在平台上发表一些主观性的购物点评。这看似正常不过的事情,谁能想到会因此惹上官司。
2022年6月,梁女士在某网购平台店铺购买了三盒腰果。收到商品后打开一看,发现部分腰果存在色差,有些小坑洞。随后梁女士发表图文评价:打开后看着腰果有色差、有坑的比较害怕,难道买到的是假货?还是腰果品质下降了?介意的慎拍,可以去官方店买。对此商家认为,梁女士发表图文“差评”属于高权重“差评”,如果梁女士觉得有问题的,可以通过合法渠道维权或退款,而不应该随意评价造谣店铺。
之后商家多次联系梁女士要求删除评价,但该评价已无法删除。一周后,梁女士对腰果追加评价:上次是个误会。后来经过证实确实是正品。至于腰果上的坑,官方回复是由于每个仓库加工、存储方式不同所导致的,但不影响口感,大家可以放心购买。给店家造成不便深感歉意。然而,即使梁女士作出了相应解释,但商家仍然认为“追评”效果无法弥补“差评”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梁女士的造谣行为已侵犯店铺的名誉权,严重影响店铺正常经营,于是起诉到法院,要求梁女士删除差评,在网络平台上公开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5万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消费者在网络平台上对商家的产品、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是消费者的正当权利。只有消费者借机诽谤、诋毁并实际损害商家名誉的,才能认定为侵害名誉权。
在本案中,被告梁女士收到腰果后在平台上发表评价,是基于货品本身等综合因素的考量,表达的是其主观感受和个人体验,评价内容并未达到侮辱、诽谤的程度。而原告店铺作为经营者,应对消费者的商品评价予以必要的容忍,不能苛求评价绝对精准、不带一定的主观情绪,也不能简单地将“差评”和名誉权侵权划等号。
由于原告店铺未就损害事实及因果关系等进行充分举证,因此梁女士针对涉案店铺的网络评价不构成侵权。综上,原告店铺的诉讼请求无事实和法律依据,对其主张梁女士赔礼道歉、赔偿经济损失等诉讼请求,均不予支持。
本案是消费者在网络上对商家给予差评引发的名誉权纠纷。随着互联网与人们生活的深度融合,不少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会参考其他用户发表的评价信息。在消费之后,消费者有对商品或者服务内容进行评价与批评的正当权利。因此,商家作为经营者从事商业活动,应当接受公众舆论和消费者的严格监督,对消费者的负面评价应具有一定程度的容忍。如果遇到差评,需积极与消费者进行沟通,以令人满意的服务让消费者自愿消除差价才是合理行为。
当然,如果消费者以差评相威胁敲诈勒索,或者在商家做出合理让步后仍然恶意给差评的,商家可以收集好相关证据,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Copyright 2021 www.zcjidacheng.com
广东集大成律师团队 www.zcjidacheng.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凤凰北路2099号安广世纪大厦23楼2307-2310 热线:400-1555-997